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亦是情感的艺术,婴幼儿对音乐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音乐可以非常不错地激起婴幼儿的发散思维,促进婴幼儿的情感进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不同,它关注婴幼儿内心世界的进步,将音乐与舞蹈、表演、生活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结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给婴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满足婴幼儿身心进步的需要,对婴幼儿创造力的提高具备要紧意义。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借助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婴幼儿创造力的方案进行探究。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音乐课程结合
音乐课程是婴幼儿园教育的一项要紧课程,对婴幼儿语言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进步具备要紧意义。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音乐课程相结合,可以非常不错地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和层次感,激起婴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很大程度地突出婴幼儿的主体性,让婴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音乐学习过程中,婴幼儿的学习体验得到丰富,创造力也会随之提高。
比如:在进行儿歌《小蜜蜂》的教学时,刚开始婴幼儿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学唱两句就会被一些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基于此,又考虑到婴幼儿活泼好动的特征,我让婴幼儿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学唱。如此一来,将婴幼儿的肢体与婴幼儿的思维结合起来,增加了婴幼儿的专注度,也训练了婴幼儿肢体的协调性。并且,在做动作的同时,会加深婴幼儿的考虑,如:在学唱第一句“小蜜蜂,嗡嗡嗡”时候,婴幼儿挥动双臂做出蜜蜂飞动的动作,有婴幼儿在做动作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即雌蜂和雄蜂飞动的动作是一样的吗?再如:最后一句“采花酿蜜有本领”,婴幼儿在做“采花酿蜜”的动作时,不由自主地考虑日常蜜蜂是怎么样做这个动作的,等等。这样来看,在这种教学中,婴幼儿的思维是活跃的,有益于婴幼儿创造力的提高。
2、 奥尔夫音樂与婴幼儿游戏活动相结合
游戏活动是婴幼儿园平时教学的要紧内容,也是婴幼儿智商进步和素质培养的要紧渠道。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婴幼儿游戏活动结合在一块,可以革新游戏活动的形式,给婴幼儿带来一种新鲜的体验感。并且,将音乐加入到游戏中,可以让有效扩宽婴幼儿的考虑角度,促进婴幼儿的思维进步。应该注意的是,教师需要依据婴幼儿的具体状况甄选音乐,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
比如:在进行有“球”必应的游戏活动时,我将奥尔夫音乐与游戏进行了结合。具体来讲,我让婴幼儿围成一个圈进行传球,在传球过程中,我会播放歌曲,在歌曲中某一个关键词出现的时候,我会中止,这个时候球传到哪个手上说就要问出一个问题,然后继续随机将球抛给其他婴幼儿,接到球的婴幼儿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考虑时间为五秒,若在规定时限后不可以完成需要,就要表演一个节目。这个游戏活动在没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时候只不过单纯的训练婴幼儿的反应能力,而在结合之后,还训练了婴幼儿的考虑能力和发散思维,对婴幼儿创造力的提高具备要紧意义。
3、 奥尔夫音乐与婴幼儿平时生活相结合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婴幼儿的平时生活结合在一块可以有效提高婴幼儿的理解能力。在婴幼儿园教育中,因为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有效,常常需要将教学与婴幼儿熟知的平时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所以,将生活化的婴幼儿教学中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结合起来,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既能高效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又能促进婴幼儿创造力的提高,还能给婴幼儿带来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一举多得。
比如:在《做彩灯,闹元宵》的音乐活动中,在活动开始之前,我问婴幼儿在元宵节的时候有没做过彩灯,有婴幼儿摇头,也有婴幼儿说见过彩灯但没做过,并纷纷开始回忆自己元宵节的时候再干什么。同时,我展示出歌词“好外婆,手儿巧,做彩灯,闹元宵。西瓜灯,小兔灯,金龙戏珠云里飘……”让婴幼儿通过有步伐的诵读学会儿歌步伐。并在婴幼儿学习之后,让婴幼儿想象一下歌词中提到的彩灯是哪种,并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在婴幼儿讨论完后,我用多媒体设施给婴幼儿展示了歌词中出现的彩灯,让婴幼儿对比和自己想象中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在这种音乐活动中,从婴幼儿熟知生活入手,降低了婴幼儿的陌生感,提高了婴幼儿的同意度,再加上适合的教师引导,婴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总而言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很重视婴幼儿的学习体验和心理需要,可以很大程度地激起婴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婴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无声无息中得到提高。所以,作为婴幼儿园教师,需要精心研究和探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力求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婴幼儿教学进行高效融合,促进婴幼儿的多面进步。